起点小说 > 军史小说 > 家园 > 尾声 一 (正剧版)

尾声 一 (正剧版)

推荐阅读:一剑指九天抗战铁军大英雄时代大明狼骑齐天逆圣绝色特工女神:狂傲枭妃基因突变中娱乐全才对不起现在我才爱上你傲世剑典

    盛唐时代
    酒徒注:此结尾为正剧请读者酌情选择。
    李世民沿着凌烟阁的台阶缓缓而上汗水顺着他花白的鬓角滚落下来溅湿天蓝色的绸衫。长孙无忌跟在他身后气喘吁吁。他的身体还不如李世民结实每次爬这座小楼都要歇上好几歇。但君臣二人之间一直保持着某种默契只要登凌烟阁便从不带随从也不让任何人搀扶。
    他们不想让凌烟阁里边的画像看到自己的老态。那里边的人像画得都是他们壮年时的模样一个个神采飞扬精神矍铄。看到他们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便能想起自己年青时的岁月那时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那时二人心中也没有任何畏惧。哪怕是对着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也能笑得从容淡定。带着笑容将那些敌人一个个击败一个个踩于脚下。
    如今他们已经找不到任何对手了。甚至连敢于背地里给大唐添乱的家伙都找不到一个。这样的日子未免有些寂寞就像一把习惯于砍杀敌人的宝剑长期得不到鲜血的滋养难免会慢慢生锈。所以君臣二人来凌烟阁的次数越来越频繁逗留了时间也逐渐加长。
    胡公秦叔宝的画像排在第二十四位手持一杆铁槊身后背着他的成名兵器瓦面金装锏。他投入李世民麾下之时已经四十五岁其后又每战与李世民一道冲杀在最前方。为了保护李世民而受了太多的伤因此在十几年前就病故了。论对大唐的战功秦叔宝远比不上名列凌烟阁中的其他勋臣。但论君臣情谊他却在李世民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以至于其亡故了很久之后李世民还习惯将其画像挂在寝宫外为自己值宿一切仿佛二人争雄逐鹿的当年。
    英公李绩目前领军驻扎在营州为大唐镇守辽东边境。长孙无忌多次劝说李世民将其调回身边来以免其在苦寒之地久了坐下病根儿李世民却总是摇头不许。被催得太急了便正色道:“茂公是先皇亲口赞许的纯臣绝不会有拥兵自重想法。你别拿自己的那些小心思去揣度他。他和你等不一样朕相信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长孙无忌说不过李世民只好闭口不提。然而他从来不掩饰自己对营州都督府的防备之心。今天看到李世民又站在李绩的画像前徘徊便凑上前笑着说道:“徐将军又有两年多没回京了吧也不知道他现在见没见老。他这个人身子骨不知道怎么生的到现在比寻常小伙子还结实。舞起槊来等闲人轻易靠近不了!”
    “朕需要这样的猛士守卫四方!”李世民回过头来笑着横了长孙无忌一眼“无忌既然先皇赐他姓李你别老叫他徐将军。按年龄和辈分朕和你都应叫他一声大哥!”
    “我跟他文武殊途可不敢认他为兄!”长孙无忌很不给面子地说道“他那人长了八面玲珑的心思谁能料到他将来会做什么?”
    “再玲珑还能玲珑过你!”李世民笑着推了长孙无忌一把不敢太用力唯恐将对方推倒摔伤。凌烟阁上的诸君中至今还在世的已经不多了。所以明知道长孙无忌对徐茂公的评价有诋毁的成分他也不甚在意。为君者兼听则明是是非非要靠自己的判断。送往他桌案的军书中徐茂公也从来没说过长孙无忌的好话。不是告对方克扣军饷就是抱怨军粮运得时间太晚导致麾下弟兄们怨声载道。
    这两个大唐栋梁之臣几乎是天生是死对头翻翻滚滚从武德年间互相掐到现在。能都平安无事的确是个异数。李世民相信也就是自己能容忍他们换了个偏听偏信的君主光凭着一方的谗言就可以将另一方抄家灭族了。
    两番进谗无效长孙无忌心中偷乐装出一幅悻悻作罢的模样跟在李世民身后挪步继续向前。凭心而论他与徐茂公没有任何冲突。但臣子有臣子的立身之道。他们两个的资历和手中的权力毕竟太重了重到稍有不慎便可能身败名裂的地步。这一点他明白徐茂公也明白。
    慢慢前行君臣二人的目光从一干故旧的脸上扫过。涉嫌谋反而被杀的侯君集和张亮因贪腐而受贬死在谪居之地的长孙顺德。病故的勋公殷峤谯公柴绍。还有闭门不出谢绝任何人拜访的卫公李靖。当年的是非恩怨如今都过去了。留下的只有那些血与火交织在一起的回忆。
    转到排在第二位的赵郡王李孝恭面前李世民又停住了脚步。凝望了画像好半天才低声问道:“赵郡王的子孙你安置好了么。朕听说最近河北收成不佳。孝恭病故前将家产都挥霍空了。你平时替朕多照应一下别让他的后裔受了冻饿之苦!”
    “陛下尽管放心。赵郡王的子孙名下还各五十顷良田即便不靠朝廷给的俸禄日子也过得去。况且博陵六郡民间殷实程度远非其他各地能比即便遭了灾凭着过去的家底也都能挺得住!”长孙无忌耸耸肩膀满不在乎地答应。
    赵郡王李孝恭在武德年间曾经奉命掌管整个江南一直与隐太子李建成走得近。虽然李世民没有追究过这些事情但既然其当年站错了队就应该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代价。按照秦王府旧臣的公议凌烟阁上根本不该有李孝恭的画像才对只是因为李世民的坚持大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认可了此人的功绩。
    “哦!博陵六郡!”李世民没有继续纠缠对李孝恭遗属多加照顾的问题心思被长孙无忌的话又带到他处。“博陵六郡啊!”他叹了口气意兴阑珊。“博陵六郡还是那样富庶么?那里的百姓呢也依旧念着李仲坚的好处?”
    “百姓们记性哪有那么长久。他们只会记得现在是谁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长孙无忌赶紧出招补救。“况且李仲坚于先皇在世时就偷偷摸摸将博陵六郡百姓向北迁徙。从武德元年到武德四年一直没间断过。当年追随他的那伙老人几乎被他骗出塞外去了。留下的都是各地后去的新人跟本不会念他的旧情!”
    “那也是!”李世民笑着点点头又仿佛看透了长孙无忌的虚伪般笑着摇了摇脑袋。“你啊别拿这些话来糊弄朕。早点让户部将赈灾的钱粮运送到位才是。否则人家说起来我这个大唐天子也太不着调对待治下百姓居然还不如一个拥兵自重的权臣岂不是个大笑话?”
    不待长孙无忌回应他又笑着问道:“渤海国主最近在干什么?是不是又在偷朕的百姓?他那里又玩了什么新花样?你用心打听过么?”(注1)
    长孙无忌脸色一凛愤然道:“渤海国主去年将靺鞨诸部都收归帐下了正忙着处理善后诸事还没来得及对陛下您施展任何伎俩!依臣之见您早就应该兵灭了他。省得做事顾忌这顾忌那!还要日日提防者他暗中生事!”
    “那地方太冷路又太远!”李世民苦笑着摇头“上次打高句丽咱们已经吃了天气的亏同样的亏不能再吃第二次。况且渤海国主素得军心又身经百战不会比高句丽君臣好对付。朕对上他未必能完胜!”
    “陛下顾忌着当年的情分而已姓张的不识抬举!”长孙无忌不屑地摇了摇头低声唾骂。
    本作品独家文字版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李世民却不肯吃这个变相的马屁笑了笑淡然道:“朕岂是会为私情耽误国事之人?朕不与他交手一是咱大唐兵马的确不适应渤海国那边的气候。二是朕念着那也是我中原衣冠所在没必要相煎太急。第三么呵呵朕这些年来慢慢现人做事有些顾忌也好有些顾忌会少犯很多错!魏征是朕的镜子而渤海国么恰恰可做我大唐之镜!”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恭恭敬敬地向李世民作揖对主公的胸怀表示佩服。
    “去!少跟我做戏!”这一套东西李世民早就了熟于心了唾了对方一口笑着骂道。
    “不是相让陛下开心些么?”把戏被人拆穿长孙无忌也不觉得窘迫嘿嘿笑了几声继续说道:“不过渤海国吞并了靺鞨后高句丽国就有了些麻烦眼下渤海国疆界已经接到了马砦水上游冬天时可以直接从冰面上进入高句丽!“
    “博陵将士还那么能打?”听说渤海国与高句丽之间起了冲突李世民的兴趣立刻被提了起来。登基后他也试图征讨高句丽以血中原当年兵败之耻辱。但因为天气和地形等诸多原因勉强只维持了一个不胜不败的僵局。渤海国主与高句丽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的疆土与高句丽既然接了壤一定不会让高句丽君臣睡上安稳觉。
    据咱们的探子说光上一个季度就有二十几股渤海马贼进入高句丽境内。遇到高句丽官员则一拥而上乱刀剁翻。待高句丽士兵从营地杀出来救援他们又呼啸而去。害得现在马砦水北侧除了几个大城外高句丽官员都不敢赴任。高句丽君臣有心兵报复又怕咱们营州守军趁虚而入!”
    “痛快!”李世民抚掌大笑仿佛将高句丽君臣折腾得夜不能寐的人就是自己。一笑过后他好像又年青了十几岁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笑着说道“无忌你可知道朕这凌烟阁上本来想画二十八个人以应光武的云台二十八将!可惜他宁可远走他乡也不肯替朕效力!”
    “他没有福气!”长孙无忌轻声回答。
    “你不懂你不懂!”李世民继续笑着摇头“无忌你是朕的肱骨朕的良臣。张仲坚不是。他做不了朕的良臣但他的心思你永远不会懂!”
    “连自己姓氏都要改的人!嗤!”长孙无忌很不服气鼻孔中连喷冷气。
    李世民笑着看着心腹臣子继续摇头“无忌你永远不会懂。说实话即便是朕当年都没弄懂仲坚为什么要那样做!他本来可以不走他要是不走这凌烟阁上必然有他一席之地……”
    不甘心地叹了口气李世民又笑着说道:“你们这些人都不懂他。居然将朕当年和他、罗艺还有隐太子三人并肩杀敌那段故事不予记录。其实记录下来又如何呢?他既然已经出塞难道还会再回来?”
    “臣是怕有人借他的名义惹事倒不是怕他回来。”长孙无忌躬了下身再次向李世民解释。关于这个问题他都解释过很多次了但李世民一直耿耿于怀。“况且春秋笔法也是圣人早有的先例。当年塞上之事张仲坚虽然出力颇多但那事毕竟涉及到隐太子和罗艺不好单独将他一人记录入大唐史册。再者说那一仗虽然打得狠了些却没有威胁到中原安危算不得什么必然要记录的大仗。与其牵扯不清不如让它淡去。陛下如果觉得不妥可以着急史官公议大伙肯定也是这种态度。”
    “随你吧!”李世民无奈地摆摆手放弃这个话题。他知道即便自己召集群臣讨论最后的结果也和长孙无忌所言差不多。当年在太原起兵和攻克长安的功劳大伙就是通过春秋笔法硬塞到自己头上也不管自己是否同意。其中具体缘由李世民非常清楚。自己毕竟是夺了哥哥的位置太需要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塞天下之口。
    只是在后人眼里恐怕要将干扰修史的罪名扣在自己的头上这代价未免太大!想到这些李世民心里有多少有些不情愿叹了口气喃喃地抱怨“朕其实根本不在乎朕做过的事情已经足够让朕名垂千古。何必强行修饰?!”
    “陛下当年说过啊历史要由我等来写!”长孙无忌笑了笑低声回答。
    “朕说过这话?”李世民早已不记得了皱着眉头追问“什么时候朕什么时候如此狂妄过!”
    提起当年事情长孙无忌眼里立刻充满了狂热与自豪“陛下当年对我刘弘基还有叔叔说的。当年我们一同去探望二小姐回来的路上。臣一直记得陛下当年的风采一直没有忘记!”
    “朕说过?”李世民茫然追问目光透过凌烟阁的纱窗遥遥看向北方。傍晚的天空上有一股淡淡的云气在移动。几颗硕大的流星从云后擦过将天空点成一片绛红。
    一个暗红色的球儿突然从半空中飞过径直砸向纱窗。凭借多年征战养成的本能李世民迅向后一闪然后伸出手掌干净利落地抓住了球上的红色穗子。
    “谁在胡闹!给我拿下!”做完了这些他累得直喘气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准备给肇事者一个教训。
    楼下担任警戒的众武士早已冲了出去将“刺客”抓住。李世民怒气冲冲走下凌烟阁看见十五、六岁小姑娘俏生生地跪倒在台阶之下口称“臣妾死罪!脸上却没有任何畏惧之色!”
    凌烟阁本为皇家道观里边的一个小楼附近冷清得很。平素很少有人会靠近更不会有宫女敢偷着跑来玩耍。所以武士们防御懈怠居然让一个小丫头惊了圣驾。李世民见面前的女孩眼熟怕自己一怒之下杀错了人强忍住火气质问道:“你是哪个宫里的野丫头?怎地如何大胆?难道朕的皇宫里没有王法么?”
    “臣妾是陛下的才人武氏啊。陛下难道已经把臣妾忘了么?”少女满脸委屈撅着嘴巴反问。
    “武氏?”李世民楞了一下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封过这样一个才人。他身体强健所以身边女人也多自从妻长孙氏故去后后宫疏于管理所以一时叫不上侍妾们的名字来很正常。
    “可可人家一直听听说陛下过目不忘呢!”小姑娘十分委屈低下头去抽抽搭搭地哭泣起来。不为君威只为自己被人忽视。
    李世民不欣赏这样的女子他总觉得面前的女孩有些过于胆大。正准备给对方一个严重的惩罚时长孙无忌却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此女是应国公的掌上明珠。陛下且宽待一二!”
    “应国公哪个应国公?”李世民回过头去冲着长孙无忌追问。国公是大唐对异姓臣子最高的封爵他不记得自己封过这样一个国公。
    “是先皇陛下封的应国公早已亡故的武士矱将军!”
    “哦!”李世民恍然大悟“就是当年辽东跟着张仲坚、刘弘基一道杀回来的那个武士矱朕知道了!”
    笑着向前走了几步他和气地将武氏才人搀扶起身。“你啊怎地这样胡闹!”口中的话依旧是责备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长辈的关爱。
    武士矱的女儿都这么大了。李世民知道自己这代人真的老了。握着掌中的柔荑他心中慢慢涌起一种难言的渴望。那是对年青的留恋对青春羡慕还有一丝丝对过去的遗憾与负疚。
    武才人就这样让李世民挽着不躲也不害羞。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火焰。
    此女前途不可限量!长孙无忌心中猛然一凛。他很后悔自己刚才多嘴不该救下这个妖精般的女子。但武氏的手已经被李世民握在了掌心他纵使想说话也失去了合适的机会。
    他将永远为自己这次失误而付出代价。
    若干年后武氏登基为帝自名为曌。在群臣的支持下重新定义世族彻底大破了豪门大姓把持国家的局面。
    盛唐时代由此而起。
    注1:渤海国兴起于隋末唐初具体时间不详细。地域包括今天的东三省北部及海参崴、库页岛据史书记载其国内制度服饰皆与中原相同。北宋后期该国毁于民族大融合。
    注2:叠唱(三)其实是本书正式结尾。三个尾声皆为满足读者不喜欢悬念而补作。如果大伙不喜欢尾声一请选择尾声二或者三。

本文网址:http://www.99oy.com/xs/6/6528/35562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99o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